中国历史故事:秦孝公招贤

周显王八年(公元前361年),秦孝公即位。当时,周王室衰微,关东有齐、楚、魏、赵、韩、燕六大强国并存,秦国僻在西陲,被视为夷狄之邦,不得参与诸侯会盟。尤其在他嗣立之前,秦国连续五君争位,内乱不息,外患迭起,河西大片土地被魏国掠取。秦孝公遥思先祖穆公称雄西戎,开地千里,成为春秋五霸之一,近看秦国民贫兵弱,辱师丧土,禁不住痛心疾首。孝公决心要干一番空前的功业,于是布施恩惠,招抚战士,严明赏罚,并下令国中说:“宾客群臣倘能出奇计壮大秦国,我必尊赐他高官,与之分土而王。”

此令一出,惊动了当时一位最杰出的政治家公孙鞅,公孙鞅又名卫鞅,卫国人,早年师从驳杂,尤好刑名法术之学,对李悝《法经》六篇研习甚精。

大约在周显王四年(公元前365年)前后,卫鞅投身魏相公叔痤门下,任中庶子一官。公叔痤知他是稀世大才,有心推荐给魏惠王。

不久,公叔病重,魏惠王前来探望,问及后事:“公叔之病倘有不测,将有何言赐教于寡人?”公叔痤说:“我的中庶子公孙鞅,虽年少,有奇才,愿王举国而听信此人。”惠王漠然应答,似有不信之意。惠王临走时,公叔痤又暗暗叮嘱:“王若不用此人,不如将他杀死,万勿使之流落别国!”

惠王走后,公叔痤叫来公孙鞅,把对魏王前后所言重述一遍,最后说:“我这样做,可算是先君而后臣。你不妨速速出走,免遭杀害。”公孙鞅悠然答道:“魏王倘不肯听信你的话重用我,那就是把我看作无足轻重之人,怎肯听信你的话杀死我呢!”

果然不出所料,魏惠王回到宫中,对身边的人说:“公叔病重,以至出言颠倒。他先让我委国于公孙鞅,随后又让我杀死公孙鞅,叫我怎么可信!"结果,惠王来个既不任用,也不杀害。直至秦孝公招贤之时,公孙鞅已到而立之年,在魏国还一直怀志不遇。如今他一闻求贤令,当即整装西行,思得一方用武之地,也好振翼翱翔。

公孙鞅来到秦国,借助宠臣景监,求见孝公。他因不知孝公为何许人物,遂于前两次进见时,先后以帝道和王道进说,泛泛进述五帝、三王以仁义礼让治国的大道理,直使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。公孙鞅抬脚迈出门槛,孝公便指责景监说:“你的客人是个虚妄之辈,只会侈谈古道,岂足为今日之用!我哪能等待数十百年,再去称帝称王!”景监转过头来又埋怨公孙鞅,怪他不识时务。公孙鞅微微一笑,成竹在胸地说:“下次进见,定能使大王志得意满。”

第三次求见,公孙鞅以霸道进说秦孝公,力陈变法革新的道理、富国强兵的法术,直讲得孝公心花怒放,连连向公孙鞅身边移动坐席。一连谈论数日,秦孝公愈加雄心勃发,当即欲起用公孙鞅实行变法,唯独顾忌臣民非议自己违反常道。公孙鞅劝道:“疑行无名,疑事无功。有高超之行者,定然遭世俗非难;有独知之明者,理应超绝芸芸众生。所以,圣贤行事,倘可以强国,不效法先王;倘可以利民,不循用旧礼。”秦孝公为大义所动,这才决心变法图强。

国人列国贤士宾客: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,修德行武。东平晋乱,以河为界。西霸戎翟,广地千里。天子致伯,诸侯毕贺,为后世开业,甚光美。会往者厉、躁、简公、出子之不宁,国家内忧,未遑外事,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,诸侯卑秦,丑莫大焉。献公即位,镇抚边境,徒治栎阳,且欲东伐,复缪公之故地,修缪公之政令。寡人思念先君之意,常痛于心。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,吾且尊官,与之分土。

2024年2月21日 15:20